Blog

中國AI新創企業面臨融資困境,投資下降70%

Blog Image
中國AI新創企業面臨融資困境,投資下降70%

February 6, 2024

重點摘要:

  1. 2023年,中國AI領域的投資下降38%,共錄得約232筆投資,籌集的總金額減少了70%。
  2.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美國對中國AI業務的監管審查使風險投資者謹慎,對支持未明確退出途徑或盈利計劃的業務感到保守。
  3. 中國AI新創企業面臨資本密集、合規成本高昂等障礙,一些公司轉向外國投資者,需要具備適當的企業結構和離岸數據存儲解決方案。2024年可能成為融資困境的一年。



新聞內文:

2023年,全球人工智慧瘋狂潮湧,得益於ChatGPT的出現,席捲了整個世界。在中國,OpenAI的聊天機器人不可用,新創企業和科技龍頭紛紛競相開發自己的AI模型和應用,借鑒了美國新創企業的基礎。個別的AI愛好者通過未經授權的虛擬私人網路,透過一個黑市供應商網路訪問ChatGPT,以保持他們的帳戶活躍。

乍看之下,中國的生成式AI正處於全盛時期,但仔細一看情況似乎不然。儘管存在炒作,風險投資家對這一新興技術的熱情並不像人們可能想像的那樣高。

根據研究公司CBInsight的數據,2023年,中國AI領域共錄得約232筆投資,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8%。中國AI公司籌集的總金額約為20億美元,較前一年減少了70%。

中國的另一份數據庫報告顯示,雖然額度數字不同,但指出了同樣的下降趨勢。據ITJuzi報告,2023年前11個月,中國AI領域共錄得530筆融資事件,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6%。這些投資總額為631億元人民幣(87.7億美元),較前一年減少了38%,遠遠低於2021年的高峰水平,當時達到了2478.7億元人民幣。

這兩份報告之間投資規模的差異可能歸因於它們在計算融資輪次方面的不同方法。ITJuzi對本地融資活動可能有更好的把握,不僅因為中國的AI新創企業對其美元融資變得更加謹慎,而且因為他們現在擔心美國對資本流向中國AI企業的監管審查。許多人擔心美國資本流入他們的AI業務會受到監控。

總體而言,中國AI融資的放緩並不出人意料,考慮到全球風險投資的不活躍。然而,中國的AI新創企業面臨著一系列獨特的障礙。美國風險投資,歷來一直是推動中國網路行業增長的主要因素,自美中脫鉤開始就急劇下降。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中國科技公司在美國股市上市的前景也變得黯淡,因此投資者對支持沒有明確退出途徑或盈利計劃的炒作業務變得更加謹慎。

此外,AI新創企業資本密集型的本質(需要大量計算能力),加上他們未經驗證的商業模型,可能會嚇阻風險規避的本地人民幣基金。

一些具有有聲望的創辦人的中國AI新創企業,如王曉川的百川和李開復的01.AI,仍然能夠籌集豐厚的資金,但大多數小型參與者面臨著越來越保守的投資者。開發中國版的ChatGPT的使命落在資源豐富的科技龍頭身上,他們一直在囤積AI晶片,而資源較少的新創企業則在開源或該國自家模型上探索利基行業應用。

與此同時,由於開發人員面臨AI晶片持續短缺,中國大型語言模型的技術實力仍然存在問題。在不斷升級的美國和中國技術戰爭中,華盛頓對向中國出口Nvidia高端圖形處理單元實施了出口禁令。

在內部,強化的法規導致了AI新創企業更高的合規成本。與較大、資金更充足的對手不同,許多新創企業缺乏購買所需的AI許可證或滿足國內網路審查要求所需的財務和行政資源。因此,一些新創企業將焦點轉向全球市場,這帶來了一系列不同的挑戰。雖然監控和政治不確定性可能不是突出的障礙,但這些新創企業必須應對新的使用者行為和與他們本土市場完全隔絕的網路生態系統。

勇敢的AI公司可能會轉向外國投資者,最有可能是美國投資者,以獲取資金,並最終幫助制定市場推廣策略。但在與美國機構接觸之前,他們需要具備適當的企業結構、離岸數據存儲解決方案,甚至是創辦人的外國護照,以便硅谷投資者不會擔心違反美國對中國相關投資的限制。

在有限的資金可用的情況下,2024年對許多中國AI新創企業來說可能是一個對帳的一年。

新聞原址: https://techcrunch.com/2024/02/05/china-ai-investment-decline/